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

長照專欄

從日本參訪看見,台灣。

  這次參與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主辦的日本參訪活動,參觀豐田通商、山武ケアネット株式會社、日建リース工業株式會社及社會福祉法人北養會旗下機構。同時,也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福祉機器展。

  五天下來,看過不同型態的輔具消毒流程、機構如何運用這些消毒機器,也在國際福祉機器展中大開眼界一番。行程的紮實,也讓我在這趟旅程後的反思和感觸都遠遠超過以往台灣的所學。

參訪輔具消毒機構

  在豐田通商、山武ケアネット株式會社、日建リース工業株式會社的參訪中,讓我收穫良多的是學習到日本政府在輔具政策層面的精神。建立在滿足人人都能享有輔具資源的基礎之上,日本政府和民間機構合作共同推行輔具租借制度。同時,從上而下地推廣「reuse recycle resource」的概念,一來可以協助高齡者依照生理階段的不同挑選適合的輔具,二來也能減少買錯輔具或輔具不適用時造成的資源浪費。因此,為了提升人民使用二手輔具的意願,日本政府除了修正介護保險補助政策,也針對輔具消毒流程訂定專門法規,同時持續以實證研究改善輔具消毒的品質。反觀台灣,民眾對於二手輔具的接受度不及日本普及,多數仍傾向選購新輔具。在台灣若欲取得補助,必須先取得身心障礙證明,且二手輔具消毒相關規範卻付之闕如。人民若想使用二手輔具不僅困難重重,也無法信賴二手輔具的清潔程度。
  
  從這個觀點來看,台灣輔具制度窒礙難行的關鍵之一在於缺乏完善的輔具消毒制度。但若從社會工作者的角度觀之,我認為硬體設施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人民的觀念也須跟進。舉例來說,日本政府推行輔具租借制度時,也同步地以政策引導人民接受「reuse recycle resource」的思維;教導人民正確認知輔具的定位,輔具是用於協助失能者自立的,並非取代失能者的功能,因此一個好的輔具應取決於其是否能維持失能者的功能,而非功能的強大或是價格昂貴與否。若只注重其一而忽略了另一者,將無法建構出一個具有願意使用的需求者和值得信任的提供者的市場。

  此外,當實際進入到消毒操作面的參訪時,我感受到的是日本人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舉例來說,清洗輪椅不外乎針對把手、坐墊等明顯處進行消毒、擦拭,令我驚訝的是連輪椅的輪子也有專屬的清潔器具,還須透過兩道手續才能完成。不僅如此,連運送租賃輔具的貨車、車輪也須定期消毒。一如「燦」公司的標語「clean & safety」,徹底、完整的消毒不只是介護保險法中的一條規範,而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是讓顧客安心,也是對顧客的承諾。在經過多道消毒手續後,每樣輔具都有產品履歷和條碼,記錄出借次數以及品質狀態,透過電子化的條碼方便點收人員精確掌握輔具目前的位置動態。其中,依照回收的月份而給予輔具不同顏色的履歷,並透過計算不同輔具在不同月份的回收率,作為日後進貨和調整庫存的依據。看似只是一個管理過程中微不足道的小動作,卻充分展現商業部門的成本概念。
  
  這個小動作中讓我有所省思的是,以往從公部門或是非營利組織的角度談論社會福利時,多聚焦於資源配置的公平性、輸送體系的流暢性、服務的可及性與可接受性等,但也因此可能忽略了社會福利之於公共政策是一項支出,是國家用來儲備勞動力的成本。當政府部門或是非營利組織汲汲營營地著眼於服務的普及性或是公平性時,是否也能師法企業,重視服務的成本和效益呢?

  參訪時有位團員和日建リース工業株式會社負責人的對話,也讓我深思許久。日本介護保險補助符合輔具租借的九成費用,使用者只需自付一成租金。反之,若選擇買新輔具,則無法享有補助,必須全額自付。因此,若從國家支出面的角度來看,鼓勵人民買新輔具,反而能減少介護保險的支出。該名團員提出此問題時,只見日建リース工業株式會社負責人面露疑惑,試圖表達他們重視的是更重要的遠程目標。也許在短期內,日本選擇鼓勵人民租借輔具,相對要挹注更多的稅收於介護保險的出支。但是長遠來看,政府花在二手輔具租借費的補助,實則回饋於企業和國家的成本上。在企業層面,不需要重複製造大量新輔具,在國家層面則是可以減少處理廢棄輔具或是人民胡亂購買所衍生的後續問題。

參訪國際福祉機器展

  從行前協會所提供的資料中得知,該展的開辦源自於照顧人力的受傷事件頻傳而讓日本政府決定投身於福祉機器產業。對照日本老年人口的發展趨勢,日本在1960年代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歷經短短十年,國際機器福祉展則從1976年開辦。從中可以觀察到日本從發現需求到回應需求的過程是快速且即時的。

  日本在回應需求上的快速不只反映在國際機器福祉展的歷史發展上,更真實地表現在展場中因為受到三一一大地震的啟發而推出的「防災」、「防震」輔具。細數三一一地震發生至今,不過年餘,從天災到老人輔具,這之間的關聯是我從未想過的。展場中針對防災的輔具,例如一個能乘載100公斤的框架,裝設在床的四周,當地震來臨時能保護臥床者不至於被壓傷。儘管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但我感受到的卻是日本福祉業界在高齡產業市場中的企圖心。

  與其說是設身處地的瞭解被照顧者的需求進而設計出輔具,我反而受到的是他們也從健康人的角度出發。以泡澡機為例,泡澡是日本人長久以來因應當地寒冷氣候所發展出的傳統,至今也成為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之一,而這樣的經驗不應該因失能而被剝奪。因此,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泡澡機的理念便因運而生。

  此外,在這次展場中吸引眾多民眾圍觀的莫過於豐田通商推出的介護犬了。有別於國內狗醫師的概念,介護犬的功能不僅只是提供情緒上的慰藉,更在於協助失能者生活自立。不僅如此,豐田通商也嘗試從科技的角度協助失能者而推出照護機器人,並在展場中示範如何安全地為被照顧者移位。日本福祉產業已經預見了未來照顧人力市場不足的情況,並積極地針對未來進行階段性的回應。
  
  從調查潛在市場需求、評估市場現況到推出不同的產品試市場的水溫,過程展現出日本在推出每項服務時,都是抱持著積極但不躁進,勇於創新但務求按部就班的精神,而這樣的態度是值得台灣學習的。
 
  光有完善的政策和硬體設施還不夠,軟體設施才是日本成功因應高齡社會的關鍵。每到不同的機構參訪,負責人開頭第一句話往往是向我們說明日本高齡政策的核心價值,甚至每項服務的發展都是「價值導向」的。一如前述提過的二手輔具租借和使用者買斷的差別,還有參訪北水會的病棟和介護老人保健設施時,「以復健為導向」的精神反映在機構各處,諸如聘用超過30位物理和職能治療師、房間名牌刻意遮掩維護急性後期醫療期間短期居住者的隱私。如何讓每個國民都能感受到長期照顧的精神和體悟其重要性,遠比起政府成立眾多老人與福利相關科系,卻未能給予完整的教育規畫和未來定位;或是補助民間辦理照服員培訓,卻不致力於改善惡劣的就業環境,都來得重要許多。我想,這也是台灣目前最需要努力的地方。

  對於身為學生的我來說,親自來到日本接觸第一手介護資訊的機會是非常值得珍惜和寶貴的。每次來到日本,總是能帶一些精神和感動回到台灣,這也是支持著我繼續在長期照顧領域學習的動力。這次參訪過程中,讓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北里大學秋山茂教授的一番話。他說「日本的高齡政策目的在讓每個高齡者都可以接受到平等的照顧」。是啊,多麼簡單的一個理念!也期待能讓更多人認識長期照顧的內涵和重要性。也許一個人的力量並不大,但是我相信影響是累積出來的,以此與大家共勉之。

本文來源:本會第54期《銀髮世紀》季刊
本文作者:莊敬,時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研究生